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天准科技(688003)因其在明场检测设备领域的重要布局,今日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该公司于2024年12月24日接受了包括中信建投、中泰证券、磐耀资产、恒越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调研,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机构对其前景的重视,更揭示了明场检测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明场检测设备作为核心之一,其国产化进程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那么,天准科技为何一开始便选择了这一领域?
根据公司高层的介绍,半导体设备主要可大致分为前道和后道两个环节。在公司运营之初,后道检测设备的国产化已经有了显著进展,但前道晶圆检测类设备的国产化仍显不足。明场检测设备在前道环节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最大且最急需解决的关键设备之一。尽管这一领域的技术门槛高、投入也大,但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在半导体产业中,选择客户往往是一个复杂的双向选择机制,天准科技则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少有的灵活性。他们在选择送样客户时,必须考虑到设备研发的成熟程度、工艺节点以及客户增添设备的需求等多重因素。而客户则会依据自己的增购设备需求、对设备性能的具体实际的要求以及工厂资源的可用性做出判断。只有当双方的需求达到匹配时,才能促成送样。
明场检测设备的复杂性大多数表现在其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链上。国际上主要厂商往往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高度排他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维持其市场垄断地位。面对这一局面,天准科技会上筹建自主供应链,其战略眼光在于降低外部市场风险,同时确保设备的自主可控。
在当前全球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天准不仅从技术层面创新,更从根本上爱国推动国产化战略的落实。这种自我建设和自主开发的决策,极大提高了公司的韧性,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底层支持。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的明场检测设备常规存在窄光谱和宽光谱两种技术路线。在技术比拼中,宽光谱明场检测设备更具优势,能够针对不一样材料应用不同波长光进行精准检测。天准科技的明场设备是采用的正是宽光谱技术,涵盖了从DUV到UV再到可见光的宽波段,从而能够全方面提升缺陷检验测试的能力,有效捕捉更多关键缺陷,确保客户的产品质量达到厂内标准。
除了明场检测设备,天准科技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公司于近期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旨在推进车规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边缘计算控制器的研发。基于国产化半导体芯片的智能系统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渐增长的无人驾驶市场需求。
公司借助地平线芯片,通过与博世、立讯等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智驾领域的产品量产,展现了其在智能化技术应用上的雄心与实力。
然而,尽管在技术和市场上6666具备了诸多优势,天准科技近期的财务报告却显示出一定的波动。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为8.51亿元,同比下降3.15%,归母净利润则为负,表现出下降幅度较大。
这种波动或许与公司在推进新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相关,尤其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未能做到盈利,但其持续投资潜力与未来的市场期待依旧引人关注。该股最近90天内共得到3家机构评级,且目标均价达到39.1,显示出机构对其未来有着较高的期望值与信心。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天准科技凭借其优势产品、强大技术和良好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正在向外界展示其在产业升级和市场变动中的应变能力。尽管公司当前面临财务波动的挑战,但随着显性技术实力的提升及市场空间的扩展,向投资者确保其发展的信心并非毫无依据。
最终,天准科技不仅在明场检测设备上颠覆了传统,更在智能驾驶等高新技术领域积极布局。这一切表明,中国不仅需要国产化的技术自信,更需要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保持持续创新和探索的勇气。未来,能否在竞争中保持领先,离不开每一位投资者的关注与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