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伊始,中国佛山——在毫米波技术加速商用的背景下,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信”)今日正式对外发布“全球首款专为毫米波(24GHz-100GHz)高密度场景设计的高增益多波束天线解决方案
同时,在佛山市推动制造业向“新”发展的背景下,粤海信将会把透镜技术和AI(AI)深层次地融合,打造新一代“智能超材料天线系统”,实现通信网络的颠覆性升级。AI可赋能天线动态感知环境(如高铁移动场景、海域复杂地形),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实时优化波束指向和覆盖范围,降低信号切换延迟达30%;结合边缘计算模块,AI还能实现预测性维护,分析传感器数据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减少运维成本20%以上。这种“透镜+AI”的融合模式,不仅提升通信效率,更在机器人、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开辟出高精度定位、智能波束拼接等创新场景,推动通信技术从“功能化”向“认知化”跃迁。
随着全球5G向高频段扩展及6G研发加速,毫米波凭借超大带宽(单信道可达800MHz)和超低时延(1ms),成为实现工业物联网、全息通信、车联网等未来场景的关键技术。然而,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三大瓶颈。
最后,部署成本高。现有毫米波基站体积非常庞大,站点资源紧张导致建网成本激增。
“WaveLens Pro的诞生,标志着毫米波商用的技术拐点已至。”粤海信首席技术官表示,“我们通过超材料与毫米波的深层次地融合,让毫米波真正的完成‘低成本广覆盖’。”
一是超材料龙勃透镜:突破毫米波物理极限。WaveLens Pro搭载粤海信自主研发的重构超材料透镜,实现三大突破。
-覆盖半径提升至2公里:透镜将毫米波能量聚焦为窄波束,传输距离较传统天线倍;
-动态绕障能力:结合有源模块算法实时识别遮挡物,自动切换最优波束路径,雨衰损耗降低60%;
二是智能多波束赋形:一机多能,降本增效。集成边缘计算芯片的WaveLens Pro支持“SmartBeam 5.0”算法,实现:
-多波束独立调控:单天线可同时服务高铁车厢、体育场馆等高密度场景下的多用户,频谱效率提升5倍;
-多网融合:支持4G/5G/6G全频段合一,减少天面资源占用,实现“一杆一网”。
在机器人智联方面,将透镜技术与机器人发展深层次地融合,可明显提升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协作能力,推动机器人向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向演进。以龙勃透镜技术为例,其多波束、高增益特性可赋能机器人实现毫米级空间定位——通过高频毫米波(如60GHz)透镜天线阵列,结合AI算法解析多路径反射信号,机器人可在复杂工业场景中实时构建3D环境地图,定位精度提升至±2cm。同时,透镜天线kg超材料结构)可降低移动机器人负载,延长航时30%以上。在群体机器人协作中,透镜的动态波束赋形技术可建立自适应通信链路,支持100+机器人同步交互而不产生信号干扰,非常适合于仓储物流、灾害救援等大规模协同场景。此外,嵌入透镜的仿生光学系统可模仿昆虫复眼结构,通过曲面透镜阵列实现360°全景感知,结合神经网络实时识别动态障碍物,使机器人的避障响应速度突破50ms,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提供“超视距感知+类人决策”的颠覆性能力。
同时,也可加强常规的移动通信场景。高铁通信场景,在我国线性场景应用中,WaveLens Pro预计将实现4公里连续覆盖,完全解决隧道与桥梁的信号盲区问题。
智慧工厂场景,在合作打造的5G全连接工厂中,预计系统将支持100台AGV实时协同,时延稳定在0.1ms,故障率降低90%。
城市交通枢纽场景,通过省部署的透镜天线阵列,预计单设备支持每秒40Gbps数据吞吐,满足8K视频直播与万人级并发接入。
“毫米波商用的未来属于敢于突破物理边界的企业。”粤海信强调,WaveLens Pro系列即日起面向全球供应,首批订单将优先支持智慧城市与工业4.0标杆项目。随技术的持续迭代,粤海信正从天线制造商向毫米波生态构建者蜕变,为全球数字化浪潮注入中国创新力量。